文蛤

帘蛤科文蛤属的动物
文蛤(Meretrix meretrix),又名花蛤[2]帘蛤科文蛤属的一种。[3]文蛤自然分布于东亚和南亚等地,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印度等地。[4]文蛤养殖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7]是中国主要的商品贝类之一,[8]也是朝鲜和日本等国家常见的经济贝类。[9]文蛤可食用,被誉为“天下第一鲜”,[10]在中国古代即已食用;[11]属蛤中上品,[10]具有食疗和药用价值,[12]根据《202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全中国以文蛤为代表的蛤类养殖产量则高达421.76万吨。[13]因文蛤这类双壳贝类滤食率、耗氧率可以作为评估外界环境压力的重要行为指标,文蛤亦常被作为海洋污染的指示生物之一。[14]
文蛤常见长度为6厘米,[15]体重可达288.5克。[5]贝壳背缘略呈三角形,两壳大小相等,两侧不等。[4]壳面平滑,多为黄褐色。壳面同心生长纹较细。小月面大、长楔状。[16]属广温、广盐性滩涂埋栖贝类;[2]一般生活在河口附近沿岸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的细沙或泥沙滩中,[17]栖息深度为1~20厘米;[8]主要在大潮期间及黎明时活动;[18]有随生长而逐渐向深水迁移的习性(称为“跑流”);[19]滤食性贝类,[4]主要以微小的浮游和底栖硅藻类为主。[6]雌雄异体,一般二年性成熟[20]寿命可达10年。[21]
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过度开发,截止2016年,自然环境中的文蛤在中国已经严重衰退。恢复文蛤资源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选择优质品种和健康的幼体进行增殖放流[8]

命名与分类

宋·沈括梦溪笔谈》:“文蛤,即今吴人所食花蛤也。”明·居本酸《闽中海错疏》卷下:“文蛤,壳有文理。唐时尝充土贡,亦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二·文蛤》释名花蛤。时珍曰:“皆以形名也。”中国台湾称之为[hān]仔、蚶利、粉尧、文蚶、尧仔、贵妃蚌等,浙江沿海称之为黄蛤[22]1758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aeus)将其命名为Meretrix meretrix[3]通用英文名为Asiatic hard cla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