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醇

化学药品
肌醇(英语:Inositol),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₆O₆H₆,分子量180.16,学名环乙六醇,结构呈环状,是一种无臭、味甜的葡萄糖异构体多元醇。通常把肌醇归类为维生素B族,因此又被称为维生素B8。肌醇外观为白色粉末状,在空气中性质稳定,易吸潮。[2]肌醇水溶性较强,在酒精冰醋酸甘油中可被微量溶解。不溶于氯仿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其水溶液石蕊试纸显中性。[3]在35℃以下,肌醇水溶液会结晶变成无色单斜晶体的二水化物,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干化脱水。[4]
肌醇可认为是糖类转变成芳香类物质的过程中间体,环状结构使其化学性质稳定。[2]制备肌醇的传统方法有沉淀法、植酸水解法,多采用化学合成法及进行工业生产。[5]肌醇是磷脂酰肌醇第二信使系统的前体,参与神经递质的作用,参与人体激素变化的调控。[6]肌醇浓度可作为脑部疾病发展的表征,通过核磁共振仪可以判断脑内肌醇浓度,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7]肌醇还作为菌种培养添加剂,促进酵母菌生长。[8]肌醇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一定刺激性,食用高剂量的肌醇会对胃肠道产生一些影响。[1][9]

发现历史

1850年,德国医生、化学家Johann Joseph Scherer首次发现了肌醇,他将牛的肌肉组织通过醋酸铜沉淀结晶得到晶体物质。[4][10][11]因其具有甜味,被命名为“肌醇”,学名来自于希腊语中“纤维”“碳水化合物”“[zhǐ]”“酒精”的组合。[12]此后,又经过了几十年,有关肌醇的研究才逐步开始。人们相继在羊、猪、小鼠身上提取到了肌醇,1870年Strauss利用Bacillus lactis aerogenes发酵得到外泌的肌醇,Pfeffer于1872年从植物中分离出植醇[13]1887年Maquenne得到了完全纯化的肌醇,因其与葡萄糖相比具有明显惰性的化学行为,兼具乙酰基和苯甲[xiān]酯的分子量以及其他化学性质,他确定了肌醇环乙醇的基础结构,将其从植物中纯化提取。1933年,E.K.Nelson和George L.Keenan从柠檬橘子葡萄果实中提取到了肌醇,至此在生物、植物、微生物中均发现了肌醇的存在。[4]
1949年Folch等人首先从大脑中分离出磷脂酰肌醇。1961年Ballou及其同事确定了肌醇的结构,在Posternak领导下召开了会议,1969年会议记录得到出版,会议总结了肌醇研究的最新情况,认为肌醇有九种不同的可能异构体,完成了真核生物组织中主要存在的肌醇构型的确定工作。肌醇研究爆炸式增长的时期是在19世纪后期,新的肌醇衍生物的发现,人们认识到磷酸肌醇和磷酸肌醇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具有关键作用,吸引了大批科学家开展研究。[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