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

佛教华严宗的经典作品
《普贤行愿品》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属于《华严经》中的《入法界品》。唐贞元年间,乌荼国王献上《华严经》梵文,由三藏般若翻译而成,亦名《四十华严》。该版本的最后一卷为先前《六十华严》《八十华严》所无。因此清凉国师澄观呈《行愿品别行疏》一文,建议《普贤行愿品》单独流行。该品经文由长行、偈颂、跋语三部分组成,内容说明了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以及以这十大愿心为所修法门。它是华严宗和净土宗的经典一品,为中国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课,曾对西夏吐蕃政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慈悲为怀,秉菩提心的实践对佛学意义深远。[1][2][3]

书名

《普贤行愿品》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经”(Sutra)意译为“契经”,意为契理契机,佛教子弟将佛法依据文义次第结集成卷成品,是为经。"大方广佛"指的是佛的智慧无比广大,超出了人类的想象,是佛所获得的一种心境。"华"通"花",指的是佛所获得的果报德行美好如花。严就是庄严的意思。《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是华严宗与净土宗的必修经典。[4][1][5]
《华严经》有三种汉文译本。唐般若翻译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是其中的第三种译本,共有四十卷,故称《四十华严》。后来最后一卷脱离原卷以单品流行,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普贤行愿品》。"入"指的是进入,在这里指的是进入一种开悟的状态,去了解最初的道理。"不思议"指的是一种难以想象或言语表达的状态。"解脱"指的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因此,"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意为一种难以想象的自由自在境界。菩萨的解脱超过烦恼,达到生死,试图摆脱所知障。普是普遍,贤是贤能、吉祥。普贤菩萨又译为遍吉菩萨,他的修行达到了十地以上,才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行”是修行的大行,“愿”是其发愿。"品"指的是一类或类别,在这里指的是将佛经归纳为若干类,方便加以说明。《普贤行愿品》这部佛经就是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归纳在一起,以便更好地解释和说明。[4][1][5][6][3]

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