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

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螺旋状的细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类革兰染色阴性,呈螺旋形的微需氧细菌,形态呈螺旋形或弧形弯曲状,长2.5-4.0μm,宽0.5-1.0μm,一端有2-6根带鞘鞭毛,其主要致病物质是侵袭因子和毒素,包括鞭毛、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以及空泡毒素等,[1]幽门螺杆菌基因组长度约1.6Mb,编码基因约1600个。[4]幽门螺杆菌可分为Ⅰ型幽门螺杆菌和Ⅱ型幽门螺杆菌。[5]
罗宾·沃伦巴里·马歇尔成功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证实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两位学者荣获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6]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是目前唯一肯定的传染源,可通过人-人之间的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此外内镜污染也可导致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人群对幽门螺杆菌普遍易感。[2]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2]微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直接镜检、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13C呼气实验和粪便抗原的检测等。[1]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经典三联方案就是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同时还有四联疗法(铋剂+PPI+两种抗菌药)。[2]预防免疫方面重点采取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方式。[7]世界范围内自然人群的感染率约为50%,在发展中国家一般为50%-80%,发达国家一般为25%-50%,中国平均约为60%。[2]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确定为Ⅰ类致癌因子。[1]

命名

1983年澳大利亚珀斯(Perth)医院的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和罗宾·沃伦Rubin Warren以来信的形式在Lancet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慢性活动性胃炎胃上皮未经鉴定弯曲状杆菌”的文章,这一未经鉴定的弯曲状杆菌(unidentified curved bacilli)先后被命名为“弯曲杆菌样细菌”(campylobacter-like organism)和幽门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pylori),直至1990 年才正式被命名为幽门螺杆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