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辖区
伊州区,历史上曾有昆莫、伊吾、伊州、哈密力、哈密等名称;[8]2016年1月撤销县级哈密市改设伊州区;[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市政府的驻地,并受其管辖;伊州区位于新疆东部,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东北与蒙古国隔山相望,国界线长49.2千米,素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之称,是新疆的东大门。[2]
伊州区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腹地,地形北高南低,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地形特点是“两山夹一盆”;辖区东西长约404公里,南北宽约322公里,面积8.56万平方公里。北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伊吾县相连;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接壤;东毗甘肃省肃北县瓜州县敦煌市;西邻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鄯善县东北蒙古国隔山相望,国界线长49.2千米。[2]
伊州区古时称昆莫,曾为乌孙王府所在地;[10]西汉时,伊州区被称为伊吾卢,隶属于西域都护府,是中原、匈奴、西域的结合部;东汉时称为伊吾,设有伊吾司马,负责屯田和管理军事;五胡十六国时期,前凉王张骏伊吾都尉,隶属于敦煌郡;公元488年,北魏政权升级为伊吾郡;公元608年,唐朝将其易郡为州,改称西伊州;元朝时期改称为哈密,隶属于甘肃行省;公元1406年,朱棣设置了哈密卫;公元1759年,清朝设置哈密厅[11]1884年,光绪年间改设为哈密直隶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为哈密县,1961年,中国政府以哈密县为基础成立地级专区[10][11]哈密地区与哈密县同时存在,2016年1月,哈密地区改设地级的哈密市,哈密市(县级)恢复旧称改为伊州区,为哈密地级市的主城区。[11][9]
伊州区在历史长河中,西域文化、中原文化、丝路文化、草原文化、屯垦文化、红色文化、多民族文化等在这里交融荟萃;有十二木卡姆西域遗珠哈密维吾尔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矿产、风能、光能资源丰富,是国家“疆电外送”和“疆煤外运”的主要基地;截止2023年,伊州区下辖5个街道、19个乡镇、2个管委会,生产总值529.72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299元、23316元。[2]

名字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