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木卡姆

大型传统古典音乐
十二木卡姆是一种流传在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地区,集传统音乐、歌舞于一体的大型音乐形式。2005年,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木卡姆一词源自阿拉伯语,在音乐领域中,它代表一种大型套曲,集歌唱、舞蹈和乐器演奏于一体,展现出独特的综合艺术形式。在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四种风格各异的木卡姆流传,包括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其中,十二木卡姆因其规模庞大、结构完整而最具有代表性。[2]
十二木卡姆由十二套大曲组成,包括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等。每套木卡姆分为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又有多个主旋律和变奏曲组成。伴奏乐器有沙塔尔、弹拨尔热瓦甫等。[3]
十二木卡姆的起源可追溯到维吾尔族先民的游牧歌唱“博雅婉”,13世纪开始体系化发展,15世纪与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有关。阿曼尼莎罕王妃是木卡姆之母,她重新收集并整理了散落在民间的木卡姆乐曲,形成了十二木卡姆套曲,使其得以长久发展。[3]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