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空军

1935年创立的军队
纳粹德国空军德语:Luftwaffe)是指1933年至1945年的德国空军,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9月在欧洲爆发时当时世上最强大、最先进和最具战斗经验的一支空军。纳粹德国空军于1935年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撕毁了《凡尔赛条约》后正式成立,用途主要是为支援闪击战横扫欧洲。其中,德国的飞机大部分皆为先进的设计,在技术上胜过1930年代的其他大部分国家。如Ju 87「斯图卡轰炸机和Bf 109战斗机即是当时德国空军的代表性军机。空军是德军在闪击战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提供了陆军战术性的密接支援,令德军在战争头九个月内以非常短的时间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其胜利进展直到1940年于不列颠空战才被英国皇家空军所中止,原因是当时的德国空军缺乏战略打击能力。尽管这场空战的失败挫伤了德国空军的气势,当希特勒于1941年6月为扩大「生存空间」而入侵苏联时,德国空军在初期仍取得不小的战果,其胜利一直到1942年至1943年的苏联冬天所中止。 由于德国并未在1941年或1942年取得对苏联的决定性胜利,德国空军被迫陷入一场消耗战中,作战范围也持续扩大到北非大西洋。美国的参战更使得英国皇家空军迅速恢复实力,能对德国本土持续地空袭,德国将其反击行动称作「帝国保卫战」,在这期间,德国空军的力量持续被削弱,到了1944年中期基本上已消失,使得在西线反击盟军的德国陆军缺乏空中支援。德国空军以革命性的新式战机持续战斗至战争最后几天,如Me 262、Me 163和He 162,但仍无法扭转战败的结果。 纳粹德国空军曾参与纳粹德国的不人道行为,其中包括了向多所集中营派遣看守人员跟设立工厂、剥削集中营奴工从事生产等行为。

建立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按协约国1919年《凡尔赛条约》,德国空军应当解散,德国销毁和交给协约国的飞机约1.6万架,航空发动机2.7万台,只能保留140架飞机和169台航空发动机。1922年,协约国废除了禁止德国制造民用飞机的禁令,德国的航空工业开始复苏,抓住这个时机,德国迅速研制出Do-X,Ju38,Ju52/3M等民用飞机。在设计时这些飞机都考虑了在必要时可迅速将民用改为军用的要求,并且逐渐我行我素,利用1926年英、法、德、意签订的巴黎协定:取消原来在生产民用航空器的种种限制,开始研制和生产军用飞机。1934年,德国已经有多种军用飞机投产,如:He-51战斗机,He-45和He-46侦察机,Ju-52/3M轰炸机等,Do-23轰炸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已经为自己的空军“东山再起”打下伏笔,在德国国内各部门安插了一批军事航空部门的指挥官。另外,成立了许多滑翔机俱乐部,培训大批飞行人员。1926年后,更抓住巴黎协定撤消对民用航空的限制这一机会,扩充民航事业,培养出大批空地勤人员。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德国和苏联1922年签订的《拉巴洛协定》所附秘密军事条款精神,由德国提供本国的航空工业的科技情报,苏联提供场地,生产飞机和培训飞行人员。德国的容克公司由德国政府出资8000万马克在莫斯科附近建立一个飞机制造厂;从1926年到1933年,德国在苏联利别斯克训练中心和设在高加索的一些机场,培训了大批飞行员。那些后来在二战时担任德国空军重要指挥官的军官,许多都是在苏联培训出来的。这就为德国空军的重建准备了大批人才。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后,把德国的扩军备战摆在第一位,大力推行德国国民经济军事化。1933年到19 36年,德国新建飞机厂达60个。为了推动航空工业的发展,政府对航空工业采取扶持和补贴的办法,使飞机制造业蓬勃地发展起来。到1935年,德国的年产飞机已达4760架。1937年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空军的主要作战机型Bf109Bf110,Hs123,Ju87,Do17He111等已经问世。1935年3月,德国空军正式重新建立,并独立成军。戈林被任命为空军总司令。1937年,德国抓紧西班牙内战这一有利时机,支持西班牙佛朗哥叛军,派出空军部队,组成秃鹰军团,取得了夺取制空权、军事运输、轰炸、空战战斗等多方面的实战经验,并对已定型生产的作战飞机进行实战检验。在西班牙内战中,德国空军的最出名的战例,是通过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被人熟知。1937年3月5日,德国的“秃鹰”军团对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进行了三个半小时的大规模连续轰炸,使格尔尼卡遭受毁灭,7000余居民死伤2543名。这是大规模毁灭性轰炸的首次战例。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德国空军再次成为武器装备到技术素质都称得上世界第一流的空军。1939年8月,德国空军已拥有3750架作战飞机,绝大部分是新式的。纳粹德国空军终于羽毛丰满,长出了钢爪铁牙。
纳粹德国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