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战

消耗战
消耗战是一种军事战略,通过持续的人员、物资和士气损失,试图通过消耗敌人使其崩溃,从而赢得战争。"消耗"一词源自拉丁语词根atterere,意为"摩擦",类似于消耗战中对手部队的"磨损"。相对于歼灭战而言,其目的是不断削弱敌人力量,以便最后战胜敌人。有战略消耗战和战役战斗消耗战。战役战斗上的歼灭战是达成战略消耗战的主要手段,因为没有战役和战斗的歼灭战,就不能有效地迅速地减杀敌人战略上的优势和主动,也不能有效地迅速地改变自己战略上的劣势和被动。达成战略消耗目的之辅助手段是战役战斗的消耗战。但一般来说,应力求避免打消耗战。[1][2][3][4]

战略

主要依靠战役、战斗的歼灭战,并辅以战役、战斗的消耗战,战役、战斗的消耗战,通常配合歼灭战而进行,并为歼灭战创造有利条件、阵地防御作战一般是执行消耗战任务的,并力求以较小的代价大量消耗敌人。消耗战代表了一种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摧毁对手军事资源,包括游击战、人民战争焦土政策以及各种战斗,而非通过一场决定性战斗来削弱对手作战能力的尝试。消耗战不包括所有种类的闪电战或使用集中兵力和决定性战斗取胜。通常情况下,那一方能够更快地加强其军队将会赢得战争。克劳塞维茨称之为对手的耗尽。

战略思想

一般来说,军事战略家与理论家如孙子都认为在战争中须极力避免消耗战的情况。消耗战被认为是与常规战争中,以突击、集中火力和机动战以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作法相反。不过,也有因为己方部份军事上居于劣势,而以消耗战的型态来抵销敌方的优势,最后的结果可能会形成著名的皮洛士式胜利,即以高昂代价取得胜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