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病毒性肝炎

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E),简称:戊型肝炎,[1]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2]主要经粪便排出HEV,污染水源、食物和周围环境而发生传播。[1]全球每年约发生2000万例HEV感染,其中约有330万戊型肝炎病例,7万例与HEV感染相关的死亡病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HEV感染造成约4.4万例死亡,占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的3.3%。2020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戊型肝炎发病率为1.3558/10万,病死率为0.0009/10万。该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所规定的乙类传染病[4]
戊型病毒性肝炎根据病理特征可分为急性普通型戊型肝炎、急性淤胆型戊型肝炎、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慢性戊型肝炎等。该病按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等,急性黄疸型可出现轻度发热、恶心、巩膜和全身皮肤黄染等症状。[2]戊型病毒性肝炎应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作出诊断,[1]诊断指标有血清抗‑HEV IgM阳性、抗‑HEV IgG滴度相较于正常值增加4倍以上、可检测到HEV RNA等。[4]治疗上可使用葡萄糖液、利巴韦林、糖皮质激素等药物。[2]戊型病毒性肝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者于发病6周内康复。[1]可通过传染源管理、加强水源卫生、改善供水条件等方式进行预防。[2]
1983年,苏联学者Balayan等用免疫电镜技术(im­mune electron microscopy,IEM)从一名经口感染的志愿者粪便中检测到一种直径为27~30nm病毒颗粒,并用其感染狨猴获得成功,因而认为该病毒颗粒是引起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1989年,Reyes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了该病毒的基因克隆,并正式将此型病毒命名为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1]

分型

  • 戊型病毒性肝炎根据病理特征和病变的表现情况,可分为急性普通型戊型肝炎、急性淤胆型戊型肝炎、重型戊型肝炎(肝衰竭)、慢性戊型肝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