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

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种全身性传染病。[1]
乙肝主要经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抗-HBs阴性者均为易感人群。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后出现抗-HBs者有一定免疫力。乙肝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等,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1]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可进行肝活检组织检查。[4]治疗原则为充分休息、合理饮食,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等。[5]多数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来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抗肝纤维化等。重症肝炎患者,可使用人工肝或肝移植进行治疗。[4]
西医对于乙肝的认识约在1883年,天花流行期间注射牛痘疫苗在人群中造成了黄疸的广泛出现,这很可能是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6]1965年巴鲁克·布隆伯格发现乙肝抗原。[6]次年,大卫·戴恩观察到了乙肝完整的病毒颗粒——“Dane颗粒”。[7]1981年,第一支血清提取的商业化乙肝疫苗在美国上市。[8]
乙肝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9]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中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约9300万,其中慢性HBV感染患者约2000万,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