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

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分类上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正嗜肝DNA病毒属(Orthohepadnavirus),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1]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正式命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 gen,HBsAg)。[2]
HBV感染者的血清在电镜下可见三种不同形态的病毒颗粒,即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1]HBV可通过血液、体液、母婴、[2]性传播等途径传播,[1]感染后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表现为重症肝炎急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其中部分慢性肝炎可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1]HBV感染所致的急性乙肝,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所致的慢性乙肝常需要抗病毒治疗,[4]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等)和[gān]类似物(拉米夫[dìng]等)两大类。[1]预防措施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2]疫苗有乙肝肝炎疫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等。[2]
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全球HBV携带者高达3.7亿人,[1]约20亿人曾感染HBV,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肝硬化、肝竭和肝细胞癌。[2]HBV高度流行区以热带非洲、东南亚和中国为代表,[2]中国是整体人群HBV携带率约7.18%。[1]

发现与命名

1965年,Blumberg等报道澳大利亚抗原,1967年,Krugman等发现澳大利亚抗原与肝炎有关,故称其为肝炎相关抗原(hepatitis associated antigen,HAA)。1970年,Dane等在电镜下发现HBV完整颗粒,称为Dane颗粒。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 gen,HBsA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