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制导武器

有精度高、效益高等特点的武器
精确制导武器是采用高精度探测、控制及制导技术,能够有效地从复杂背景中探测、识别及跟踪目标,能从多个目标中选择攻击对象并高精度命中其要害部位,最终摧毁目标的武器装备。精确是相对的概念,是指这些武器对射程内的点目标如坦克、装甲车、飞机、舰艇、雷达、桥梁、指挥中心等有很高的直接命中率。多数人认为,直接命中概率高于50%的制导武器才称为精确制导武器。[3][2][4]
海湾战争让我们认识到激光制导武器的局限性,它只能在可视环境或空中目标可视下利用。美军在《全球参与21世纪空军构想》中将精确打击能力列为面向21世纪空中作战的必备核心能力之一,关注精确制导武器,投入资金研发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和联合防区外武器。美国使用GPS定位系统制导,克服激光制导系统受环境影响的缺点,在“战斧”式巡航导弹、GBU-37导弹上装载GPS/INS复合制导系统,为下代精确制导武器的研究提供方向。[5][6]
美空军使用激光、电视和红外制导炸弹欧洲在开发冲压发动机推进的流星导弹;中国对精确制导武器飞行中的对准研究较少,大多停留在数学仿真阶段,展开物理实验验证的较少,需深入研究;俄罗斯在2023俄乌冲突中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乌克兰重要目标实施打击。[7][8][9][10]

发展历史

制导武器的首次出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空军于1943年5月12日用“自由号”巡逻轰炸机德国潜艇投掷了一枚声寻鱼雷,使德国U456潜艇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为制导武器的发展拉开了序幕。德国首次在战争中引入的制导武器是1400kg的Fritz X导弹和Henschel Hs 293导弹,利用Fritz X导弹成功的将意大利的“罗马号”巡洋舰成功击毁。早期的制导武器主要是利用无线电、雷达制导,攻击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工业设施、船只、桥梁、兵工厂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