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

由受激辐射光放大而产生的光
激光(LASER)的英文名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缩写,意为“通过受激辐射产生的光放大”,指电子辐射跃迁而形成的高强度相干光。[1]
爱因斯坦根据量子跃迁概念给出普朗克辐射公式的另一种诠释,并于1917年提出受激辐射理论,后发展为激光技术的理论基础,[5]在其之后,许多学者进行了探索研究,最终由梅曼在1960年宣布获得第一束激光。[5][12][13]
激光通过受激辐射产生,当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再从高能级回落到低能级的时候,所释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1][6]这些被激发出来的光子束(激光)彼此之间的光学特性高度一致,因此,相比普通光源,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好、亮度高、相干性强等优点。[5][13]
激光常见应用有工业领域中的激光打孔、激光切割[4]信息处理领域中的激光通信、全息照相[1][4]军事领域中的激光武器激光雷达等。[2][3][4]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