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羌汗国王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尔羌汗国王陵位于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老城和新城之间的阿勒屯德尔瓦兹以北,是叶尔羌汗国时期的王陵,它最早是在1533年为悼念赛义德王朝第一个汗王苏里唐赛义德而修建的。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建设背景

叶尔羌汗国王陵又称阿勒屯麻扎,“阿勒屯”汉语意为“金子”,“麻扎”则为“坟墓”。整个国王陵面积1050平方米,始建于1533年,其后又经百年扩建才形成今天的规模。陵内葬有叶尔羌汗国创始人等11代王室成员。叶尔羌汗国王陵在布局和图案装饰等方面,别具风格,是伊斯兰教优秀建筑艺术,为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埋葬方式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目前,这个国王陵保存完好,对外开放。是莎车县叶尔羌风情旅游区的一部分。

历史沿革

叶尔羌汗国,中国明代新疆建立的伊斯兰教地方政权。史籍称“蒙兀儿汗国”、“蒙古利亚国”、“赛义德汗国”等。《明史》对新疆各地政权统称“地面”。因首府为叶尔羌(今莎车),故名。统治者系察合台后裔。辖地为“阿尔蒂沙尔”(即六城:喀什噶尔、叶尔羌、于阗、英吉莎、阿克叶尔羌汗国苏、乌什),盛时包括吐鲁番焉耆费尔干纳。1514年建国到1680年亡,凡166年,历11代汗的统治。境内居民为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等。居民从事农、牧业。逊尼派为国教。东察合台汗国的第12任汗阿黑麻在位时,把都城设在吐鲁番。他死前,长子满速儿在吐鲁番即位,成为东察合台汗国的第13任汗。15世纪初,在月即别(即乌兹别克)部大举南下征服河中(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形势下,帖木儿王朝和东察合台汗国均陷于分崩离析的境地。1514年春,流亡在喀布尔察合台后王赛义德汗召集旧部5千人马,从费尔干纳进攻南疆,击溃南疆统治者杜格拉特部埃米尔阿巴拜克所率5万军队,乘胜追击至拉达克山,杀阿巴拜克,尽据六城,同年6月登上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