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干纳

费尔干纳
费尔干纳(乌兹别克语:Fargʻona/Фарғона,发音 [farʁɒna]),唐代译作拔汗那,是乌兹别克斯坦东部费尔干纳州的地区级市和首府。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南部,阿赖山脉北麓,伊斯法伊拉姆河绿洲上。费尔干纳距离塔什干约420公里,距安集延约75公里西南方向,距吉尔吉斯斯坦边境不到20公里。这座现代城市建立于1876年,面积为95.6平方千米。费尔干纳的经济以纺织、化工、食品工业和能源业为主,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重要工业中心之一。此外,费尔干纳还设有高等院校和地志博物馆,正成为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1]

历史

费尔干纳最早在5世纪的文献记录中出现。然而,考古证据表明,该城市自铜石并用时期以来就有人居住。6世纪和7世纪时,费尔干纳由西突厥可汗国统治。1876年,费尔干纳作为一个驻军城镇和俄罗斯帝国马尔吉兰(位于西北方向22公里或13+1⁄2英里处)的殖民附属地被重新建立。1924年,在苏联从巴斯马奇运动手中重新征服该地区后,该市更名为费尔干纳,以其所在的省份命名。
费尔干纳州乌兹别克斯坦古代文化的中心之一。在该地区发现的石器时代定居点和岩石的照片显示,自古代以来,人们就在山谷中使用石制工具。费尔干纳大运河的挖掘在该地区考古遗迹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运河的挖掘过程中,发现并研究了来自青铜时代、奴隶制和土地所有权时期的遗迹。对库瓦镇5世纪前和早期中世纪的发现进行了深入研究。10世纪至11世纪的历史资料表明,这座城市是山谷中仅次于阿克希卡特的最大和最繁荣的城市。考古材料证实,10世纪的马尔吉兰城是一个大村庄,并在11世纪和12世纪呈现出村落的外观。
在从事定居农业和畜牧业的楚斯特文化定居点中发现的遗迹,对研究费尔干纳山谷具有重要意义。考古发掘表明,费尔干纳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有从事狩猎、农业、畜牧业的人居住,并且在人类社会存在的后期阶段,文化开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