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岩

原日本帝国陆军创建者
大山岩(おやま いわお,天保13年10月10日(1842年11月12日) -大正5年(1916年12月10日)),日本政治家,明治和大正时期的九位元老之一,元帅陆军大将,日本帝国陆军的创建者之一。日本内阁制实行后的第一位陆军大臣,从一位大勋位功一级公爵。中日甲午战争的日军第二军长,占领威海卫。日俄战争期间的日本满洲军总司令,数次击破占优势的俄军。大山岩早年积极参加明治维新运动,注意吸取国外的新思想,对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日本军队起了重要作用,是促使近代日本称霸亚洲[]身世界军事强国的关键人物之一。[1]

人物生平

原为萨摩藩武士,出生于萨摩藩鹿儿岛城下加治屋町,父亲大山纲昌为萨摩藩士,之后曾与黑田清隆在幕臣江川英龙帐下学习西洋火炮的射击技术。戊辰战争带领新式枪队,参加鸟羽伏见之战和在会津等地转战,讨幕战争中他设计的120毫米臼炮和四斤(日制)山炮轻便灵活,火力凶猛。这些炮被以他的名字称作“弥助炮”。1870-1874年赴欧洲日内瓦学习军事。参观普法战争,回国后致力于陆军现代化建设。1877年做为别动队第一旅团长兼第二旅团长参加西南战争,镇压了相继发生叛乱的武士家族。由于这是和自己的兄弟作战,他非常痛苦。晚年当别人问他哪个战役危机最大时,他回答:“西南战争后就没有危机。”
大山岩诞生地
以后一路飞黄腾达。1878年任参谋本部次长。1880年任陆军卿。1882年任参议兼参谋本部长。1885年成为日本帝国首任陆相。1891年晋升陆军大将。力主把学习的方向从法国陆军改为普鲁士陆军,为此把一批坚持学习法国的陆军将领谷干城、曾我佑准、鸟尾小弥太三浦梧楼等清洗出军队,保持了陆军的团结。1894年作为陆军大臣积极参与策划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战争爆发后任第二军司令官,指挥攻占中国金州、旅顺和围攻威海卫等战役,是旅顺大屠杀的首要罪魁。并于1895年4月和日本联合舰队一起参与并接受北洋舰队的投降仪式。1898年名列元帅府,成为首批日本元帅。1899年任陆军参谋总长。在桂太郎和儿玉源太郎的分别培养使用、专任田村怡与造为参谋次长等决策上均起了一言九鼎的作用。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任满洲军总司令官,依靠凌厉而变幻莫测的攻击路线,张弛有度的战场控制节奏,指挥日军在辽阳会战、沙河会战、旅顺围攻战和奉天大会战中将数量居于优势的俄军打得一败涂地,为最终获得战争胜利奠定基础。与同藩出身的东乡平八郎并称为“陆之大山,海之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