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羽、伏见之战

新政府军与幕府军的战役
鸟羽、伏见之战(Toba-Fushimi no Tatakai)是1868年1月27日至30日,在日本戊辰战争中,新政府军和幕府军在鸟羽、伏见进行的首次战役。交战双方为支持明治天皇的新政府军和支持德川幕府的军队,战役以新政府军的全胜告终,标志着戊辰战争的开始。战斗持续了四天,最终以幕府军的决定性失败告终。

背景

1868年1月3日,明治政府发布王政复古令,正式宣布恢复皇权。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维护其领地和权力,于6日夜率领会津、桑名两藩藩兵,从二条城退到大阪,企图负隅顽抗。德川庆喜抵达大阪后立刻命令江户派遣海,陆军西来,而萨摩藩的西乡隆盛暗中派人在江户城破坏社会治安,让幕府有后顾之忧,无法充分派遣军队支援德川庆喜,以及激怒幕府与新政府(倒幕派)正面冲突。德川慶喜此前已辞去权力,同意“成为执行皇家命令的工具”,尽管如此,德川家族仍然是政治秩序演变中的一个重要力量。

过程

1867年12月25日,在西乡隆盛策划下,200多名庄内藩兵在江户城针对萨摩藩的藩邸放火,伺机制造骚乱。之后引发江户城警卫展开了火攻。1868年1月1日,德川庆喜京都进兵,1月3日与新政府军在鸟羽・伏见相遇展开战斗。在现代武器的使用上,当时幕府军共配备了94门大炮,比新政府军的583门大炮少了很多。双方各向美国购买了一门加特林机关枪。但由于武器的数量差异,幕府军最终还是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