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

东晋军事家、谯国桓氏代表人物
桓[huán]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东晋谯[qiáo]郡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北部龙亢集)人。东晋军事家、政治家、宰相、权臣。出身于官宦世家,为东汉经学大师桓荣世孙,其父桓彝,官至宣城太守[1][2][3]
桓温姿貌伟岸,豪迈爽朗。迎娶晋明帝长女南康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男,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年),出任琅琊太守。之后参与庾[yǔ]翼北伐,迁徐州刺史庾翼死后,桓温被任命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1][2][3]
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冬月,桓温率军西征平定蜀地。永和四年(348年),桓温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临贺郡公。永和十年(354年)正月,桓温上书迫使朝廷将殷浩废为庶人,朝中大权尽归桓温手中。永和十年(354年)二月,桓温率军北伐前秦苻健[fú jiàn]。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年),桓温北伐姚襄,收复洛阳[4]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年),桓温实施庚戌土断。晋海西公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北伐前燕,桓温败战于襄邑,死伤三万人。桓温在朝中地位有所下降。[5][1][2][3]
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温废帝(海西公),改立简文帝,以大司马坐镇姑孰,专擅朝政,都督中外诸军事。次年,孝武帝即位,桓温要求朝廷加九锡,谢安王坦之故意拖延,不久桓温病死,年62岁。朝廷追赠其丞相,谥曰宣武。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十一月,桓玄代晋称帝,建立桓楚,追尊桓温为宣武皇帝,庙号太祖,墓为永崇陵[6][5][1][2]
桓温是文武全才,有英雄气概,平蜀和三次北伐,立下较大战功,巩固东晋政权;以人为本,实施庚戌土断,财阜国库;虽然有意废立君王,心怀异志,但仍是东晋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因其性格特点,后人评价莫衷一是。《晋书》将之视为逆臣,翦伯赞[jiǎn bà bó]认为他是当时最有才干的野心家。[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