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健

前秦开国皇帝
苻健(公元317——公元355年),原名苻[],字建业[a],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前秦开国皇帝,[2][3][4]父亲是氐族首领苻洪,母亲是姜氏[b][1][2]
苻洪早年率部众归附后赵太祖石虎,苻健受石虎赏识,历任翼军校尉、镇军将军。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石虎去世,苻健遂冲破关卡,至枋头(今属河南浚县)与苻洪汇合。永和六年(公元350年),苻健接替首领之位,暗暗积蓄力量,为入主关中(今陕西中部)做准备。同年,苻健击败了占据长安的军阀杜洪,带领部众割据关中[2][3]永和七年(公元351年),苻健自称天王,改元为皇始,追尊苻洪为太祖武惠皇帝,永和八年(公元352)即皇帝位。[2][3][4][6][7]
苻健在位期间,效仿魏晋制度建立中央机构,招揽人才,同时他施行宽政,多次减免税收,免除后赵的严苛制度,并派使者查访民间疾苦。苻健通边市、兴贸易,增加了前秦的财政收入。另外他崇尚儒学,礼遇士人,得到关中百姓的赞赏。前秦刚刚建立时,关中地区尚不稳。杜洪引东晋梁州刺史司马勋来攻,被其击败。永和八年(公元352年),苻健派兵救援军阀张遇,与晋军对战,击败了东晋镇西将军谢晋,后招降了张遇。同年他击败了盘踞在陇西之地的军阀王擢,又陆续平定了因张遇而起的叛乱。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东晋权臣临贺郡公桓温率军攻打前秦,被苻健击退。[1][2][3][4][6][7]
永和(公元355年)苻健的侄子苻菁发动政变,被其平定,同年六月十五日,苻健去世,葬于原陵谥号明帝,庙号是世宗,其第三子苻生即位。宣昭帝苻坚即位后,改谥号为景明帝,庙号高祖。苻健能力过人,奠定了前秦的基础,得到了司马光房玄龄等史学家的赞誉。 [2][3][8]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