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要地
枋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现今的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在淇水入黄河口使用大量枋木建造堰坝,以阻止淇水向东流入白沟,从而增加水量,便于漕运,因而当地被称为枋头。[1]
由于地理位置靠近邺城,并且是黄河上重要的渡口,枋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1]该地区在历史上发生了多次重要的军事冲突,包括枋头之战等。公元369年,东晋权臣桓温在枋头和前燕军队发生了一场恶战,结果桓温惨败。枋头之战改变了南北各方的力量对比,对南北政局和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此外,枋头也是前秦王苻洪曾在此称王建朝、修筑城墙和宫殿的地方,因此浚县一度成为前秦的都城南庄。[1][3]
水经注》中提到,枋头是一个连接黄河、淇水、白沟清河的交通枢纽,对于河北漕运具有重要意义。枋头一带也是黄河渡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4][1]

古地名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