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珧

瓣鳃纲江珧科双壳贝类
[yáo](拉丁文学名:Pinna rudis),亦称“江瑶”,中文俗名带子江珧柱、干贝、 割猪刀、杀猪刀,为瓣鳃纲江珧科双壳贝类,是一种海蚌[1][2]
江珧贝壳大而薄脆,前尖后广呈三角形或楔形,其贝壳表面具有15~20条细密放射肋[3],肋上有三角形略斜向后方的小棘,颜色为淡褐到黑褐,幼时略微透明,足丝为发状[1],极为发达,透明并具光泽,成分和蚕丝相近,可长达200毫米,为雌雄异体,成年雄性生殖腺乳为白色,雌性为橙红色,消化器官的中肠线和生殖腺混在一起[3],后闭壳肌约占体长1/3[4]
江珧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生长于潮下带,在泥沙、中沙和粗沙或软泥底质、水流平缓、风浪小的内湾区域半埋栖附着生活,年幼时会随海浪漂泊一段时间,然后沉入海底以足丝固定,终生不再移动,常以壳的尖端直立插入泥沙中,同时以足丝固着于沙粒上,以宽大的后部露出地面生活,主要以单细胞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成群聚集时仿若海底一片石林像梳齿般密集排列,故名“江珧”[1][3]
江珧为海产贝类[1],在日本、墨西哥玻利维亚印度洋沿海国家,人们都把它当作一种美味食品[2],而在中国以广东海南沿海产量最多,是名贵海产品之一[5],其肉大而圆,肉质嫩且味道鲜美,可鲜食,也可晒干食,除了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质磷酸钙维生素外,牛黄酸含量也特别高,可当作高级调味品[2][5]。而用后闭壳肌干制成的“江珧柱”不仅拥有高蛋白、低脂肪,是晚餐的最佳食品[5][4],还有着补肾的功效,可利五脏、疗消渴,能消腹中宿食,其足丝亦可织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2][4]
江珧人工育苗技术尚不成熟,不具备规模化稳定生产的能力,截至2022年底市场上的江珧全部为野生资源,因其分布呈现斑块状聚集,类似“海底森林”,对海洋底栖环境净化和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人类进行拖网采捕作业严重破坏了江珧的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许多曾经资源丰富的近岸海域已很难找到江珧的踪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