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利维亚

南美洲中部国家
1
4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西班牙语:Estado Plurinacional de Bolivia,英语:Plurinational State of Bolivia),简称玻利维亚(西班牙语:Bolivia,英语:Bolivia),是位于南美洲大陆中央的总统内阁制国家,该国北部和东北部同巴西交界,东南部与巴拉圭为邻,南部与阿根廷毗连,西南部和西部同智利和秘鲁接壤。[1][2]法定首都为苏克雷(Sucre),行政首都为拉巴斯(La Paz),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和36种土著语言。[2][6]截至2023年,玻利维亚国土面积109.8万平方公里,[4]是南半球最大的内陆国、南美第五大国。截至2025年8月,玻利维亚全国人口1131.2万。印第安人占54%,印欧混血种人占31%,白人占15%。[2][10][9][17][1]
玻利维亚地处安第斯山脉中部,亚马孙盆地南部和巴拉那盆地西北部,地形崎岖、地势较高,被誉为“南美洲屋脊”或“南美洲帕米尔”。全国可明显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地貌区,从西到东分别是:西部的安第斯山地区;中部的次安第斯山地区;以及东部的平原地区。[2][18]全境都处于热带地区,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别,可分为热带平原地区、谷地地区、高原地区三个气候区。[2][5]全国河流众多,分属三大流域,分别是北部的亚马孙河流域、西南部的高原内流河流域和南部的巴拉圭河流域。[2][19]全国有上百个各类保护区,保护面积约占国家领土的16%。[20]
玻利维亚最早出现人类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4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期[21]大约在公元1世纪,居住在的的喀喀湖南端一带的艾马拉印第安人开始建立起一种原始形态的国家——“蒂亚瓦纳科帝国”。在8世纪到12世纪这段时间,该文化发展到了顶峰,但随后便快速消亡。[22][23]在16世纪2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首次到达今玻利维亚地区。[24]1535年,西班牙殖民者阿尔马格罗在帕里亚(今玻利维亚的奥鲁罗)建立了第一个殖民点,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主要看中的是波托西世界储量最大的银矿[24][25]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的三个世纪中,严重剥削玻利维亚当地的印第安人,在18世纪末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印第安人起义,拉开了玻利维亚独立的序幕。[26]1825年4月,独立军击败殖民政府军队,并于同年8月6日宣布玻利维亚独立建国。[3]自独立以来到20世纪中叶,玻利维亚陷入考迪罗寡头统治时期。[27][28]1952年4月,“四月革命”爆发,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党夺取政权,开始对玻利维亚进行大规模社会改革,但在60年代遭军事政变推翻,玻利维亚重新进入军政府时代。[29][30]20世纪八十年代,新自由主义浪潮席卷玻利维亚,军政府时代结束,玻利维亚进入民主化与新自由主义时期。[31]2005年,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领导人埃沃·莫拉莱斯当选玻利维亚总统,进行一系列社会和经济改革,玻利维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31]
玻利维亚奉行反帝、反殖、反霸,独立自主、和平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坚持各国一律平等、人民自决、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原则。以消除贫困、气候变化和地区一体化为外交重点,注重区域外交、务实外交、多元外交,主张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力争提升玻国际地位。[1]玻利维亚与130多个国家保持外交关系,系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世界贸易组织、七十七国集团、美洲国家组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等国际组织成员国[1]
玻利维亚是南美洲的贫困国家之一,人类发展指数较低。但得益于其自然资源,进入21世纪后,玻利维亚在经济增长、财政稳定和外汇储备方面已成为该地区的领先者,贫困人口不断减少,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32][11][12]玻利维亚的采矿业和能源业是玻利维亚的支柱产业。[33][10]第一产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14]第三产业则以旅游业为主,积极开发土著社区旅游。[14][34]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9:26.3:50.5,贸易顺差达14.71亿美元。[10][11]2023年,玻利维亚国内生产总值为456.6亿美元。[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