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志

黄山书社图书
1950年5月21日,县委、县政府由石牌迁驻安庆。 1964年7月1日,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10.86万户43.80万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怀宁县15个镇、5个乡。

内容简介

怀宁名优特产蜚声中外。龙凤牌贡面、顶雪牌贡糕古为朝廷贡品,多次蝉联部优、省优产品称号;稼仙系列大米以其米质色白油润、香软可口、营养丰富闻名遐迩,获"国家免检产品"、省"名牌农产品"称号;"皖山"牌栝楼籽获中国杨陵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后稷"金像奖;"天工"牌三合板、"独秀"牌板鸭、"独秀"牌皮棉畅销国内外;名贵药材海螺望春花,远销东南亚。

怀宁县

安徽省怀宁县位于皖西南交通要塞,东临安庆,南枕长江,境内独秀山大龙山遥相竞奇。国土面积1276KM2,辖20个乡镇,人口69万。早在七十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5-418年),晋安帝复位,取“永怀安宁”之意,立县曰“怀宁”。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怀宁县城随安庆府迁至宜城(今安庆市),府县同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宁移至安庆府,省、府、县同城而治,史称“首府首县”。1950年,县城迁至石牌镇。2002年1月,由石牌镇迁至高河镇。怀宁人杰地灵,俊才辈出,四海闻名。在这片土地上,曾孕育了“千年一人”清代书法大师邓石如、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和现代著名诗人海子等盖世英才。东汉古诗《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小吏港(今小市镇),至今仍保存着焦仲卿、刘兰芝合葬墓等遗迹。怀宁素称“戏曲之乡”,是被誉为京剧之父的徽剧和全国地方剧种之首的黄梅戏的发祥地,历史上名伶辈出,有“梨园佳弟子,无石(石牌)不成班”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