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全蝎

中药
沂蒙全蝎,又名钳蝎、全虫蝎子,古书上称[chài]。在中国产地达十几个省份,有15余种,统称东亚钳蝎。《蜀本草》记载,入药有1100多年的历史。因主要产于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朐沂水沂源蒙阴平邑等县,据说他处蝎子是两钳六腿,而沂蒙地区的蝎子却是两钳八腿,故名沂蒙全蝎。

物种简介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测定:沂蒙全蝎蝎毒中含有毒性蛋白、透明质酸酶、生物胺等成分,毒素占总蛋白量的75%。对小白鼠的半致死量(LD50)为每千克体重1.6毫克(雄鼠)和1.4毫克(雌鼠)小于或等于2.0mg/kg。
沂蒙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蝎,是沂蒙山名贵特产之一,主要成份含有:高蛋白、甲[ǎn]软脂酸牛黄酸盐酸等,其个大、体肥、营养丰富而闻名全国。自古以来,沂蒙人常以油炸全蝎作为待客的上等菜肴,馈赠亲友之佳品。食用方法:取鲜蝎洗净,加碘盐少许水煮或干蝎用温水浸泡5-10分钟,凉干后油炸至金黄色即可食用。
现在的沂蒙地区年产全蝎约1万公斤。绝大多数为自然繁殖,少数为人工饲养。沂蒙全蝎个大体肥,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药用功效显著,既是贵重药材,又是山珍佳肴。据测定,沂蒙全蝎所含蝎毒素、蝎酥、牛黄酸、卵磷脂、三甲胺甜菜碱等十余种成分,含量多数高于异地全蝎。蝎入药:性辛、甘、平,有毒。有镇痉、息疯、攻毒之疗效。可治疗惊痫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淋巴结核、疮疡肿毒等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