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山

河南新乡辉县的3A级景区
苏门山,位于有“中州颐和园”之称的百泉的北侧,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百泉镇百泉风景区内,属于太行山的一道支脉,海拔仅有184米,与碧波荡漾的百泉湖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处美丽的山水风景区。

历史价值

苏门山因历代有众多名人志士、文人墨客在此驻足挥毫,使其在全国众多的名山大川之中占有一席之地。这里曾诞生了北宋五子之一、著名理学家、一代易学大师邵雍和明末清初中国三大儒之一的著名学者孙奇逢。妖娆媚的山光水色,又曾吸引了不少历代名人志士到此隐居、游览和讲学。如晋代的高适孙登以及“竹林七贤”;唐代诗人贾岛、画家吴道子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金代诗人元好问;元代中书令耶律楚材许衡、姚文献;明代的唐寅黄辉魏允贞清代乾隆皇帝郑板桥等。他们面对迷人的青山碧波,触景生情,或赋诗作文,或泼墨作画,留下了珍贵的墨宝。今天的百泉风景区,各类碑刻多达350余块,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以上45处,一般的文物保护点则更多,使百泉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拥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古人砍柴为樵,取草为苏。苏门山西侧有一座山,称凤凰山,两山对峙如门,苏门者,即“樵苏者入山之门也”。也因山前有百泉,故也称百门山,它北连太行群岭,南吐清泉,满山翠柏,一片葱绿,祠宇亭台,点缀其间,奇异有趣,真实验证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阴阳学家说苏门山“藏龙卧虎”,是难得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这里也确实藏过“龙”,卧过“虎”。西周共伯和,好行仁义,施政有方,代王行政14年,归来逍遥自得,隐居苏门山;秦始皇灭六国,把齐王田建软禁在苏门山中,直至饿死;晋代孙登隐居苏门山。

名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