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2]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3]人类是脑膜炎奈瑟菌唯一的易感宿主[7]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液循环,形成脓毒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2]该病最初是于1805年由瑞士的Vieusseaux描述。1887年,Weichselbaum从脑脊液中分离出了脑膜炎双球菌[8]在中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被列为乙类传染病[9]1959年、1967年、1977年,该病曾出现了三次全国大流行。[10]2022年,中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59例,死亡5例。[1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临床上可分为普通型、暴发型、慢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型,[2]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伴随皮肤黏膜[]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等,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部分患者暴发起病,可迅速致死。[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关检查包括外周血象测定、脑脊液检查、细菌学检查、免疫学试验等;该病的确诊有赖于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及病原菌的涂片和培养,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亦有利于及早确立诊断。[2]
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包括抗菌治疗、对症治疗等方式,经验性抗菌治疗可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对症治疗方面,患者高热时可用酒精擦浴、安乃近滴鼻或小剂量安乃近肌内注射,头痛可酌情用可待因、阿司匹林,或用高渗葡萄糖静脉注射。该病的预防方法包括隔离治疗、药物预防、菌苗预防等,预防性药物包括利福平环丙沙星等,全球已广泛应用A群和C群荚膜多糖菌苗,保护率高达90%以上。预后方面,自使用抗菌药物以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死率降至5%~15%,甚至低于5%。[2]

命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2]简称为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3]俗称脑膜炎球菌,[7])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3]世卫组织(WHO)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流脑被称为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Meningococcal meningitis),定义为一种由革兰氏阴性菌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疾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