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

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无色透明的液体
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是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的液体[2]。脑脊液内含无机离子、葡萄糖蛋白质和少量淋巴细胞[2]正常成人脑脊液糖含量为血糖的1/2~2/3,正常值为2.5~4.4mmol/(45~60mg/dl),<2.25mmol/L为异常[4]。脑脊液80%蛋白质源自于血浆蛋白,[3]正常人脑脊液蛋白质含量为 0.15~0.45g/L。[3]正常成人脑脊液含氯化物120~130mmol/L,儿童脑脊液含氯化物111~123mmol/L。[5]
脑脊液总量在成人平均约150ml,[2]新生儿约为10~60ml[5]。CSF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过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进入蛛网膜下腔的脑和脊髓表面部分,通过蛛网膜颗粒吸收入静脉血。[6]
脑脊液具有保护脑和延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调节颅内压的作用,还参与脑组织的物质代谢,供给脑、脊髓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废物[3],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正常pH 等[5]。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各种化学成分只选择性地进入CSF中,此功能称为血脑屏障(BBB)。[7]
病理情况下,血脑屏障破坏及通透性增高可使CSF 成分发生改变[3]。化脓性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脊膜炎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化脓性感染。[4]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4]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急性炎症性疾病,儿童多见,成人也可罹患。[4]
脑脊液一般用腰椎穿刺法采取。[8]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脑膜刺激症状;有颅内出血时;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搞或瘫痪等症状和体征而原因不明者;有脑膜白血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椎管内给药治疗、手术前腰麻、造影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