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奈瑟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
脑膜炎奈瑟菌(N. meningitidis)俗称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病原菌。脑膜炎奈瑟菌属奈瑟菌属(Neisseria),为肾形或豆形革兰阴性双球菌,两菌接触面平坦或略向内陷,直径0.6~0.8微米。排列较不规则,单个、成双或4个相连等。在病人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形态典型。新分离菌株大多有荚膜和菌毛。[1]
脑膜炎奈瑟菌具有下列主要抗原:血清群特异性荚膜多糖、主要外膜蛋白、脂寡糖及菌毛抗原等。按表面特异性荚膜多糖抗原之不同分为A、B、C、D、H、I、K、X、Y、Z、29E、W135和L等13个血清群,以C群致病力最强。对人类致病的多为A、B、C群。[2][1]人类是脑膜炎奈瑟菌唯一易感宿主。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在流行期间,正常人群带菌率达70%以上。病菌主要经飞沫传播方式侵入人体的鼻咽部,并在局部繁殖。潜伏期2~3天,长者可达10天。一般表现为3种临床类型,即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普通型占90%左右。[1]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脑膜炎奈瑟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常呈双排列,直径约为0.8μm的双球菌。单个菌体呈肾形。成双排列时,两个凹面相对。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有菌毛,新分离菌株有荚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