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多动脉炎

一种系统性的坏死性血管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缩写PAN[2])是以中小动脉的节段性炎症与坏死为特征的非肉芽肿性血管炎[3]PAN是一种罕见病,在欧洲,PAN每年的发病率为0~1.6/百万人,患病率为31/百万人,美国的患病率为1.8/10万人,任何年龄段、性别、种族均可发病,但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在50~60岁。[2]
结节性多动脉炎病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确切病因尚不清楚。部分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和PAN的发病可能有关。PAN经常急性起病,表现为多系统受累(最常累及四肢、胃肠道、肝、肾的中等动脉以及神经滋养血管等),常伴有前驱症状,如发热、腹痛、体重下降以及关节痛等。[3]
PAN具有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诊断不易,可通过实验室常规检查、免疫学检查、血管造影检查以及组织活检等作出诊断。该病可经糖皮质激素(甲强龙、泼尼松等)和免疫抑制剂(首选环磷酰胺)的联合治疗;对于难治性的PAN、透析替代治疗的患者以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PAN患者,可考虑使用血浆置换;部分患者因血管炎导致器官缺血、脏器梗死时需手术治疗。[3]
结节性多动脉炎有5个预后不良因素: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胃肠道受累、心肌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3]该病不治疗或不合理治疗,仅有1/3左右的病人能存活1年,88%的病人在5年内死亡。结节性多动脉炎最早的报道见于1842年,由病理学家K.Rokitansky发现,1866年,A.Kussmaul和R.Maier医生在尸检病理中发现中等大小血管有结节样改变,由于动脉壁全层受累导致血管瘤形成,至此,原先的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正式命名为 “结节性多动脉炎”。[2]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