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病原,是反转录病毒科(又称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成员。[2][1]1983年法国病毒学家Luc Montagenier,Francoise Barre-Sinoussi等分离到病毒,最终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颗粒为球形,直径100-120nm,有包膜,表面有糖蛋白刺突。[2]HIV有两种类型,即HIV-1和HIV-2,其中HIV-1引起全球流行,HIV-2主要在西非呈地域性流行。[2]HIV基因组RNA长约9.2kb,含有3个结构基因和6个调节基因[2]HIV仅感染表面有CD4分子的细胞,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常用消毒剂0.5%次氯酸钠、10%的漂白粉等消毒剂室温消毒10分钟即可完全灭活HIV。[2]
HIV携带者和AIDS患者是HIV感染的传染源,[2]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以及其他传播(人工授精或污染的器械)等方式传播,[2][3]人群普遍易感,男-男同性恋、静脉药物依赖者等为高危人群。[3]潜伏期平均8-9年,可短至数月,长达15年。[3]感染HIV后,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对HIV产生应答。[2]典型的HIV感染过程包括原发感染、病毒在体内播散、临床潜伏(clinical latency)、HIV表达增加、临床疾病(AIDS)、死亡等阶段。未经治疗的HIV感染持续约十年,进入AIDS后大多于2年内死亡。[2]HIV/AIDS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査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4]干预治疗方面主要选用能够抑制反转录酶、抑制蛋白酶、抑制病毒进入细胞、抑制整合酶等类型的药物。[2]
由于尚无HIV疫苗,防止HIV感染的首要对策就是洁身自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将HIV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2]HIV暴露分为职业暴露和非职业暴露,发生HIV暴露后立即、4周、8周、12周和6月后检测HIV抗体,如果HIV暴露后评估感染HIV的风险高危,应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2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4]全球统计显示,在1981年至2018年间,艾滋病已经导致3500万人死亡。[3]

命名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Luc Montagnier等分离出1株新的逆转录病毒,命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ymphadenopathy associated virus,LAV)。随后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的Robert C. Gallo等也分离出1种逆转录病毒,命名为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HTLV-Ⅲ)。[5][6] 198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医学院的Joseph Levy等也从旧金山AIDS病人末梢血中分离出1株逆转录病毒,称为艾滋病相关病毒(AIDSrelated virus,ARV)。1985年4月,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的国际AIDS专题会议上,确定了AIDS的病原体,并命名为LAV/HTLV-Ⅲ。[6]1986年6月,国际微生物学会及病毒分类学会将这3个名称统一起来,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代替了LAV/HILV-Ⅲ。同年6月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艾滋病会议上亦确认此名。世界卫生组织在第39届世界卫生组织会议上宣布用HIV作为AIDS病毒的命名。[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