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龙王

《西游记》中的神兽
东海龙王原名敖广,是明代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神兽之一,是龙族之王,位列“四海龙王”之首,二弟南海龙王敖钦、三弟西海龙王敖闰、四弟北海龙王敖顺[2][3]在小说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中初次登场。[4][5]其人物形象起源于先秦时期人们所信仰的“龙”文化,随文化发展其人物功能也逐渐丰富。[6]
东海龙王敖广是龙面龙身,但形状似蛇,来去自如,可在云中隐藏,居住在东海龙宫当中。[7]东海龙王掌管降雨工事,统领数十万名虾兵蟹将,同时可以撞铁鼓、金钟召唤其余三海龙王。[2]孙悟空前往东海龙宫索要兵器和披挂,东海龙王拿出数件兵器孙悟空都不满意,最后给孙悟空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定海神铁——如意金箍棒,又召来三海龙王凑出一副披挂,但置备整齐后孙悟空不但未表感谢而且一路打出龙宫,敖广将此事上报天庭,后玉帝下令招安孙悟空到天宫任弼马温。唐僧被红孩儿抓走,孙悟空救师父时被三昧真火拦住去路,中途找敖广帮忙灭火,东海龙王叫来三位兄弟一齐降雨,但最终没能成功灭火。师徒四人到车迟国时唐僧与国师虎力斗法祈雨,孙悟空请来敖广及主司雨水的各部神仙降雨,最终斗法获胜。孙悟空在朱紫国时,为治疗国王病情研制出“乌金丸”,但却需要不落地的无根水做药引,孙悟空请来东海龙王,东海龙王的喷嚏、涎液化为雨水,国王成功取得药引。师徒四人行至三载干旱的凤仙郡时,孙悟空见民众饱受旱苦,又叫来东海龙王,但凡间大雨须向玉皇大帝请旨,在孙悟空求到圣旨后,东海龙王排布龙宫兵将,为凤仙郡降下甘霖。[4][5]
西游记》中东海龙王形象融合了明及以前历史记载中龙王主司降雨的功能设定,[6]同时又能够于师徒四人取经过程中不吝相助,增加了世俗属性,丰富了人物性格,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7][8][9]东海龙王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游戏、影视等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文化影响。[10][11]同时,东海龙王所属的龙王形象作为儒教、佛教、道教三教融合的产物之一,其记载和演变有利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7][12]

形象设定

东海龙王在《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中首次出场,外表是龙面龙身,但行动起来似蛇,来去自如,降雨时可在云中隐藏。[7]住在东洋海底的东海水晶龙宫之中。敖广能够控制雨水,进行凡间局部地区的降雨工事,书中描写他降雨时“潇潇洒洒,密密沉沉。潇潇洒洒,如天边坠落银星;密密沉沉,似海口倒悬浪滚。”[13]东海龙王掌管手下数十万名虾兵蟹将,可以操练士兵,守卫龙宫,书中写东海龙王排兵布阵时:“有谋有智[tuó]丞相,多变多能鳖总戎。横行蟹士抡长剑,直跳虾婆扯硬弓。”[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