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端

明初时期学者、理学家
曹端(公元1376年—1434年),字正夫,号月川,学者称之为月川先生。[1]出生于河南绳池(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祖籍山西曲沃阎村(今山西临汾市曲沃县),明初学者、理学家。[2][3]
曹端年少时一边从事农耕,一边用业余时间苦读。十八岁时曹端考中秀才,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于河南乡试考中第二名。次年,曹端高中京城(今北京)会试乙榜(副榜)第一名,被授于山西霍州学正一职。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曹端改任蒲州学正,三年后又复任霍州学正。[3]在从政从教之余,他潜心理学研究。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九月,曹端病死于霍州学正官署,享年五十九岁。曹端去世后,诸生为之服丧三年,私谥“静修”。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曹端墓由霍州迁回淹池曹溥沱村。正德年间(约公元1510年),尚书彭泽河南巡抚[zhēn]上奏请求曹端从祀孔庙,未获得准许。[2][4]
曹端平生不信轮回、福祸、巫[]、风水之说,不喜佛老,以读儒书、明儒礼劝人。其为学主于力行,对理学的形而上学也有所发明,以太极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太极即理的宇宙图景,深化了对天道本体的理解。在心性理论上,其结合了程朱理学和陆氏心学,提出了“立基于敬,体验于无欲”的心性涵养工夫论。[5]曹端著作有《孝经述解》《家规辑略》《理学要览》《夜行烛》《月川语录》等,后人汇其著作为《曹月川先生遗书》。[6][7]他对理学的创新奠定了明初理学的基础,并影响了薛瑄胡居仁等理学家,为后来心学的兴起与大盛奠定了思想根基。[8]清代学者曾曰:“明初醇儒以胡居仁薛瑄为首,而端(曹端)又开二人之先。”[9]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