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酸

存在动植物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
1
2
油酸(Acidum Oleicum,简称Oleic Acid),[1][4]别名十八烯酸分子式为C18H34O2[3]是一种单不饱和omega-9脂肪酸,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人体及动物重要的营养素之一。[8][9]油酸常温下为无色至淡黄色油状液体,液体密度略低于水(0.891g/cm3[10]且不溶于水,能溶于醇、苯和氯仿,4℃时凝固成结晶。[7]油酸易燃,遇碱易皂化,凝固后生成白色柔软固体,在高热下极易氧化、聚合或分解。[3][7]
油酸属于人体非必需脂肪酸,可以在人体内自己合成,[11][12]此外,在日常膳食中,人们也可以从牛油猪油豆油橄榄油花生油等食用油中获取到油酸。[6][13]在生物体内,油酸主要由硬脂辅酶A去饱和酶催化饱和脂肪酸形成。[11][12]在一些研究中发现,油酸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从而维持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9][14]并且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了食用含油酸比例高的油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的声明;[15]以及在动物实验中,油酸也有降低血压、调控发炎反应等作用。[16][17][18]
除了食用之外,油酸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用品,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塑料、涂料等工业,[19][20]也可以做生化研究,检定氨、钙和铜,测定钙、镁等。[7][21]此外,油酸的铅盐、锰盐、钴盐用作油漆催干剂;铜盐为渔网防腐剂铝盐可用作织物等的防水剂及某些润滑油的增稠剂[8][19]

发现历史

1823年,法国化学家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Michel Eugene Chevreul)(1786-1889 年)发表了《动物脂肪组织研究》,在研究中,他在动物脂肪中分离出硬脂酸和油酸,并对其命名。[2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