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氏

公元前2世纪中亚地区游牧部族
月氏,公元前2世纪中亚地区游牧部族。月氏也称析枝、禺氏、禺知、牛氏[2][3]起源于中国西北地区[9][8]匈奴打败后,迁移到葱岭以西的一支被称为大月氏,留在原地的被称为小月氏。[9][1]
商朝时期,月氏就居住在中国西北一带的甘肃河西走廊。[8]春秋时期,月氏逐渐强盛起来,战国时统一了河西地区,并建都昭武城。公元前3世纪后期,月氏势力强大,[2]乌孙、康居、匈奴等都曾被月氏统治。[10][11][12]大约在汉文帝时期,月氏被匈奴攻打,战败后被迫西迁,有一部分月氏人留在原地,号“小月氏”。[12][13]之后,大约在公元前130年左右,匈奴支持乌孙攻击月氏,月氏再次被迫西迁,到达了巴克特里亚的地域,[9][14][13]占据了阿姆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并征服了吐火罗人所建立的大夏王国。[15]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大月氏与西汉开始相互派使者,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6][17]大月氏约在公元1世纪被贵霜王朝取代,[15]而小月氏在汉武帝时归附了汉朝,与汉人杂居,号“义从胡”,东汉以后从史籍中消失。[8]
在经济上,月氏是游牧部族,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8][2]在丝绸之路上充当东西贸易的中介。[7]在文化上,月氏人主要信仰佛教。[7]学界对于“贵霜帝国是否是月氏人建立的”和“月氏的族属”尚有争议。[12][2]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州拜松市拉巴特墓地和河南偃师支伯姬墓等为月氏遗址。[13][14][18]

族名

史记·夏本纪》曾记载:“弱水既西……三危既度……织皮、昆仑、析枝、渠搜,西戎即序。”《逸周书·王会篇》也记载:“禺氏陶涂。”《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十三年,周穆王西巡,来到黑河流域的“禺知之平”。学者徐兆寿认为,史料中的析枝、禺氏、禺知都指的是月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