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夏本纪

西汉司马迁所著历史传说
史记·夏本纪》属史类文学作品,出自《史记》卷二《十二本纪》第二章,创作于西汉时期,作者是夏阳(在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司马迁[1][2]
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发展而来,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位于启,开世袭制的先河。[3][4]《夏本纪》记述了夏朝的历史,几乎全录《尚书》之《禹贡》《皋陶图谟》《甘誓》。[5]该部分通过对夏朝历史的兴衰记述,展现出古人的“大一统”观念,突出描绘了夏禹功绩卓著的帝王形象。[6]此外,《史记·夏本纪》通过隐喻性的叙述突出夏禹身上的德、能、勤、绩、俭等方面,赞美夏禹的同时,隐含对传统美德的追求。[3]

作品原文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gǔn](1),鲧之父曰帝[zhuān][](2),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3),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4)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5),不可。”四岳曰:“等之(6)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7)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8),摄行(9)天子之政,巡狩(10)。行视(11)鲧之治水无状(12),乃[](13)鲧于羽山(14)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15)。于是舜举(16)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