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寿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徐兆寿,笔名麦克,[1]1968年3月18日,[2]甘肃武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2]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作家。[3]著有诗集《麦穗之歌》,长诗《那古老大海的浪花啊》,长篇小说《非常日记》《生于1980》《非常对话》《非常情爱》《生死相许》《伟大的生活》,发表诗歌、小说、散文、评论等200余篇。[1]
1988年9月至1992年6月,徐兆寿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学士学位,[2]毕业后留校任职毕业后留校任宣传部校报主编、旅游学院教师,讲师等。[1]1994年9月,徐兆寿到新华社甘肃分社任实习记者。[2]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2008年9月,任职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2010年9月,徐兆寿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次年9月担任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一职,2012年6月,担任该学院副院长。2013年6月,徐兆寿从复旦大学毕业,并于同年12月担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2015年1月,徐兆寿成为博士生导师。[2]2018年5月11日,徐兆寿在宝鸡文理学院开展学术报告会。[4]2022年1月14日,由徐兆寿所著的《西行悟道》品读会在武威市举行。[5]2023年,徐兆寿担任甘肃省文联第六届主席团副主席。[6]
2010年,徐兆寿获得“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称号”;次年获得第十八届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012年,徐兆寿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2013年,获得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同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奖;[2]2020年5月25日,甘肃省文联五届九次全委会在兰州召开,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徐兆寿教授获得“第五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7]

人物经历

1988年9月,徐兆寿进入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学士学位,[2]1992年6月,毕业后的徐兆寿选择留校任职宣传部校报主编、西北师大报主编等。[1][2]1994年9月至1995年6月,徐兆寿被新华社甘肃分社借调工作,任实习记者。2004年6月,徐兆寿任职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2]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而后在2008年9月,任职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2010年9月,徐兆寿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次年9月担任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一职,并于2012年6月担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2013年6月,徐兆寿从复旦大学毕业,于同年12月担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2015年1月,徐兆寿担任博士生导师。[2]2018年5月11日,徐兆寿在宝鸡文理学院作了题为《鸠摩罗什与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学术报告会。[4]2020年5月25日,甘肃省文联五届九次全委会在兰州召开,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徐兆寿教授获得“第五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7]2022年1月14日,《西行悟道》品读会在武威市举行,该书有徐兆寿所著,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5]2023年,徐兆寿担任甘肃省文联第六届主席团副主席。[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