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

亚洲中部内陆地区
中亚(英语:Central Asia;俄语:Средняя Азия/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1]中亚细亚的简称,[3]亚洲中部内陆地区,是贯通亚欧大陆的交通枢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12]“中亚”作为地缘政治概念,最先由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于1843年提出。狭义的中亚一般指从苏联解体分离出来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五国,广义的中亚有时将阿富汗等周边国家也算进去。[4]
中亚地域辽阔,地貌复杂。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约2400千米。[11]截至2023年6月,中亚五国的总面积为401万平方公里,拥有人口7000多万。[5]中亚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主要河流包括阿姆河锡尔河乌拉尔河、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中亚的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中亚的草原和东欧草原一起构成了横贯欧亚大陆的欧亚大草原。中亚矿产资源丰富,具有世界级和区域级的矿产: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11]中亚还盛产谷物、棉花等经济作物,[13]是世界第三大产棉基地,[11]经济潜力很大。[13]2022年,中亚的经济总量约3685.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788.69亿元。[5]
中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14]是一些最早的古人类跨越亚洲迁徙的关键路线。[15]冷战结束后,中亚作为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其地缘政治意义更加凸显出来。[13]

名称定义

中亚,为中央亚细亚或亚洲中心地带的简称,与“东亚”“西亚”“东南亚”“东北亚”等地理名词相当,[2]亚洲中部地区。[16]“中亚”作为地缘政治概念,最先由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于1843年提出,其所包含的范围存在多种界定。[4]关于“中亚”这一地理概念在学者中认识并不统一。范围最狭窄的界定来自苏联官方的定义,即仅指其下属的五个加盟共和国哈萨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塔吉克土库曼。苏联时期,这一界定在国际上也广泛使用,但实际上阿富汗斯坦也属于中亚范畴。[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