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画

起源于三国时期的传统宗教绘画
水陆画,即水陆法会上的宗教人物画,是河北省广平县民间传统美术项目,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三国时期金代至元、明、清时期,佛教寺院为超度亡灵、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重要佛事,是“三教合一”大背景下的民俗文化现象。水陆画主要取自儒、释、道三大教题材,人物造型优美,线描空化丰富,色彩丰富和谐。2014年11月11日,水陆画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Ⅶ-113。

历史源流

水陆法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水陆斋”、“慈悲会”马“悲济会”“七斋”,略称为“水陆会”,俗称“打水陆”,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是指开设法会时救度者与被救度者集会于一堂,凡与会者都能得到超度施法与施食同时进行,普度受苦众生,是一种设斋供奉佛神以追荐超度亡灵众鬼的大法会,是中国宗教活动中最隆重、规模最盛大、所需时间最长的一种仪式。水陆画是随着水陆法会的产生而出现,是寺院或私人举行水陆法会时悬挂的宗教画,是举办水陆法会不可缺少的圣物之一。清末敦煌[tóng]出土的一份中唐时期的《发愿文》范本中有云:“故于是日,洒扫庭宇,严饰道场,请佛延僧,设斋追福……”在当时的“道场”上,就装饰着以宗教人物为题材的各种佛幡挂图,即是早期的水陆画。据现有的文献记提早的有关于水陆法会的图像始见于晚唐五代,并逐渐形成体系。相传山西平阳城南水陆社因保存有唐代吴道子(685-758)的水陆画轴120幅而得名,在《池北偶谈》中卷二十三亦有相关的记载。虽然这套水陆画是所谓是唐代吴道子的作品,但实际上只是依据传说不足为据。
水陆画
水陆画经过五代及宋的流传与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为一套完整的规模。在当时的佛寺道观中有水陆殿和成套的水陆画图卷,如山西繁峙金代岩山寺正殿原本即是水陆殿,殿中壁画是在正隆三年(1158)由御前承应画匠王逵王道所绘,可惜现壁画已毁。元明之时,水陆道场悬挂的水陆画基本定型,一般寺院修设的大西水陆法会中一堂水陆画为一百二十幅。朝廷修设的水陆法会用到的水陆画多达二百余轴。这些作品多由民间道释画高手绘制,严谨工整艺术精湛,其内容包揽了民间崇信的所有神祇,它的悬挂幅数依法事规模而定,另外在这一时期除了成套的卷轴水陆画像外,佛寺道观中出现了专门的水陆殿,绘有构图结文完整的水陆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