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忻州市下辖县
繁峙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忻州市下辖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太行山西麓,北倚恒山,南临五台山滹沱河自东向西从境内流过,东与灵丘接壤,西与代县交界,南与五台县河北阜平县相连,北与应县浑源为邻。总面积为2369平方千米。[2][12]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繁峙县常住人口为250409人。[13]截至2023年,下辖4个镇,7个乡,[3]县政府驻繁峙县繁城镇[]源大街81号。[8]
繁峙县境北、东、南三面高山环绕,形成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地势。[6]滹沱河自东向西从境内流过。[2]温带大陆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奇寒。[6]繁峙县在春秋属晋,为霍人邑。战国属赵,称藿人。秦属代郡。西汉卤城县,属代郡,后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八年(598)繁畤县,初属代州,后改属雁门郡。明洪武二年(1369),恢复旧称,并改“[zhì]”为“峙”,初隶山西行省太原府,后改属代州。1949年划归山西省,属忻县专署,因砂河镇处于县境中部,县级机关驻砂河镇。1983年属忻州地区。[14][6]
2018年度、2019年度山西省区域转型升级考核,45个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县域中,繁峙县均排名第四。[15]2021年,繁峙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4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73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3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3:45.5:38.6。[5]繁峙县境内有京原铁路、108国道横贯全境,东连首都北京,西接省府太原,另有砂应、砂台、大王、繁五等主干线穿插南北,是晋北交通要冲和旅游循环圈的中心。[16]
2020年7月,繁峙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17]1969年建立平型关战役纪念馆。平型关战役遗址被列为中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繁峙秧歌戏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明代韩庄长城被列入山西省重点文物单位,[20]金代岩山寺壁画、五台山风景区等集艺术与宗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区。[21]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