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汉简

1930年发现于西北的汉代文物
居延汉简,是1930年中国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的瑞典籍成员贝格曼(Folke Bergman),在今天甘肃省境内的额济纳河流域古遗址上开采出的汉代文物。该次考察开掘了60个考古区,其中在21区里采集到总计上万枚简[],因为这批汉简出土地区是居于汉代张掖郡居延县,故称之为“居延汉简”,为研究汉代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1]
“居延汉简”有纪年可考的,最早为汉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最晚为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前后共经历143年之久,大部分属于西汉时期,武帝末年至王莽时期,属东汉时期的只有小部分。此外也有少数是和帝、殇帝、灵帝的简。“居延汉简”出土后,由于中国学者的阻力,才使这批千余年前的古代简牍能够保留在中国。1931年5月底,简牍运到北京瑞典方面提出让瑞典人高本汉、法国人伯希和参与研究工作,而中国方面则由马衡刘半农(即刘复)主持研究工作。他们四人首先将简牍实物拍照共一式四份,而四人各占其一,大家根据照片考释、研究,如有疑问,则各自通信联络,定期交换研究成果和论文。[1]
居延汉简从制作材料来看,系“简牍”中的“牍”类。以其本身形状书写名称区分,有牒、检、板、檄、[qiàn]、简、两行、[]、册、符、传、过所、削衣等类。有例行公文、官吏任免、人事变动、边塞动静、军纪处理、奉[lǐn]劳作、物资输调、物品出入、检核、折伤等。此外,还有邮信、名籍、牒书、爰书、勋状、存档公文底稿以及吏民之间的买卖和借贷契约等等。以其性质和用途区分,一是文书类,有书檄、封检、符券、刑讼:二是簿册类,有烽燧、戍役、疾病死亡、钱谷、名籍、资绩、器物、车马、酒食、计簿、杂簿;三是信札类;四是经籍类,有历谱、小学、六经诸子、律令、医方、术数;五是杂类,包括无年号者、有年号者。[2]
居延汉简对研究汉朝的文书档案制度、政治制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被誉为“20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之一”。同时,出土的古代汉简中的书法墨迹,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汉代隶书的研究内容。[3]居延汉简有新旧两部分组成,人们习惯上将1930年出土的称旧简,1972年至1976年出土的叫新简。新旧简共有三万多枚,大多发掘于金塔县境内肩水金关、大湾城、地湾城等汉代烽燧遗址,这些烽燧遗址因此而出名,1981年9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

发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