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衡

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
马衡(1881年-1955年3月)是一位出生于浙江[yín]县的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他曾在南洋公学(现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学习经史、金石诸学,精于汉魏石经,注重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马衡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以及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主持过燕下都遗址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过渡有促进之功,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马衡还是新浙派艺术的代表人物,注重方法上承袭清朝乾嘉学派学统,并注重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经历

1922年被聘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导师,同时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课。早年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1924年11月受聘于“清室善后委员会”,参加点查清宫物品工作。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后,曾兼任临时理事会理事、古物馆副馆长,1926年12月任故宫博物院维持会常务委员。1928年6月南京政府接管故宫博物院时,曾受接管代表易培基的委派,参与接管故宫博物院的工作。
1929年后,任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兼古物馆副馆长,1933年7月任故宫博物院代理院长,1934年4月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抗战期间,他主持故宫博物院西迁文物的维护工作。抗战胜利后,主持故宫博物院复员与西迁文物东归南京的工作。北平解放前夕,为确保故宫建筑与文物的安全,他坚守院长岗位,并与社会名流呼吁国民党当局避免战火,保护北平文化古城。北平解放后继续留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52年,调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1955年3月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马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