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

帮助细胞传送脉冲化学物质
多巴胺(英文名:Dopamine,简写:DA),又称3-羟酪胺儿茶酚乙胺[1],其化学式为C8H11NO2,是由脱羟基苯丙氨酸脱羧形成的天然儿茶酚胺,也是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前体。多巴胺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苯和甲苯。多巴胺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通过与其他神经递质的相互作用,参与运动协调,并能参与情感及认知功能的调控,包括奖赏行为、思想、注意力、学习、思维和决策等;此外多巴胺还参与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它与垂体前叶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相互作用,调节垂体激素的分泌,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都属于儿茶酚胺类的神经递质[3][4],其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中。临床常用盐酸多巴胺,适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心肌梗死、创伤、内毒素败血症、心脏手术、肾功能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2][5][6],此外,一些抗抑郁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多巴胺水平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4]

发现历史

多巴胺(Dopamine,DA)曾被认为仅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20世纪50年代末,瑞典神经药理学家卡尔松(Arvid Carlsson)发现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极高,约占全脑的70%,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布并不一致,后通过实验证明多巴胺是一种独立的递质[7]。20世纪60年代,人们证实帕金森病是黑质致密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所致,用多巴胺的前体左旋多巴(L-dopa)可获较好疗效,这对多巴胺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70年代,应用放射受体结合分析方法证实体内存在着多巴胺受体,某些化合物能与其结合而产生生理效应。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实验深入分析了多巴胺受体的亚型及其与多种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多巴胺受体的不同类型得以克隆,其结构也被阐明[4]

理化性质

多巴胺分子是由一个邻苯二酚结构和一个乙胺基构成,其分子式为C8H11NO2,相对分子量153.18,熔点128 ℃,沸点227 ℃,是最简单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2]。多巴胺属于一种有机碱类物质,易溶于水、甲醇和热的95 %乙醇溶液,但几乎不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苯和甲苯;加热分解时,会释放出一氧化二氮的有毒烟雾[8];在酸性环境下会被质子化,质子化形式的多巴胺易溶于水且相对稳定,但是如果暴露在氧气中易被氧化。在基本环境中,多巴胺以游离碱的形式存在,这种存在形式溶解度相对较小,但反应性更高[3]。此外,多巴胺在弱碱环境中通过氧化/自聚的方式生成聚多巴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