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

以《古兰经》为基础的宗教
伊斯兰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6]“伊斯兰”一词是阿拉伯文Islam的音译,原意为“顺从”,是指对伊斯兰教所信仰主神安拉的顺从。伊斯兰教的信徒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即由“伊斯兰”转化而来。在中国历史上,伊斯兰教也曾被称为回教、回回教、天方教、清真教、清净教等,有时也称之为“教门”。伊斯兰教不是出世的宗教,它不仅被认为是一种宗教信仰、一种意识形态,而且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生活方式。[3]
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据说在610年的一天夜晚,穆罕默德在希拉山洞接到“启示”,之后其开始传道。[4]随着穆斯林信徒的增多,麦加的多神教徒和贵族开始公开的反对,[7]对穆斯林的迫害也日益加剧。620年,穆罕默德带领信徒迁往麦地那寻求新的发展,在麦地那建立了新的政府“乌玛”,经过几场战役后,穆罕默德成为了社团的领袖,之后率军攻克麦加,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确立了指派地位。[8]632年,穆罕默德去世,伊斯兰教内对继承者产生分歧,最终由阿布·伯克尔当选,进入正统哈里发时期。[9]而拥戴阿里担任哈里发的阿里派,之后逐步形成了什叶派。在什叶派形成的过程中,与之相对的穆斯林的主流逐步发展成逊尼派[10]
在阿布·伯克尔和欧麦尔执政期间,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确立了统治地位并对外征服。奥斯曼执政后,爆发了内战[11]661年阿里被刺身亡,而穆阿维叶自称哈里发,建立了倭马亚王朝[12]7-8世纪,倭马亚王朝的势力达到了顶点,伊斯兰世界的版图这时扩及到亚非欧三大洲。[13]750年,阿巴斯人夺取了倭马亚人的统治,至9世纪,该王朝发展到了鼎盛,[14]伊斯兰教的各支派及神学派别都得到了发展。[15]1258年,蒙古人攻入巴格达阿巴斯王朝被推翻,哈里发制度随之覆灭。[16]13-18世纪,伊斯兰教陆续建立了大小不一的政权,如马木留克王朝奥斯曼政权、阿富沙尔王朝等。[17][18][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各国相继建立独立主权的国家,或实行政教合一,或实行政教分离策略,伊斯兰教法典不再是国家基本法,而是作为“私法”对穆斯林产生一定的拘束力。[20][21]至当代,伊斯兰教内部仍冲突不断。2000年起,叙利亚巴林也门等国内,什叶派逊尼派的冲突仍不时发生,甚至发展为大规模军事冲突。[22]
伊斯兰教在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出了逊尼派、什叶派、瓦哈比派、苏菲派等教派,[23][24][25]也诞生了教法学、教义学、宿命论、苏菲主义等思想,[26][27][28][29]还有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和经济主张。[30][31]因不同的思想又产生了哈乃斐派、马立克派、沙斐仪派、罕百里派等教法学派[32]穆尔太齐赖派艾什尔里派、马图里迪派等教义学派。[33][34][35]同时,伊斯兰教以安拉为唯一的真神,[36]以《古兰经》为主要典籍,以圣训为《古兰经》的重要补充。[37][38]以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信天使、信末日、信前定为六大基本信仰;[39]执行念、礼、斋、课、朝五项宗教功课;[40]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圣地,以克尔白殿为朝拜中心,因为这些地方都与穆罕默德创立与传播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关系。[41][42]

名称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