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穆鲁克王朝

古代埃及封建制王朝
马穆鲁克王朝(1250年—1517年)又称“奴隶王朝”,[1]阿拉伯世界中世纪时期最后一个王朝。王朝统治着埃及叙利亚红海沿岸的阿拉伯腹地[2],共经历47位苏丹[a][3]国祚270年。[4]
“马穆鲁克”原指从欧亚草原、西北高加索、外高加索地区、巴尔干和非洲等地购买来的“军事奴隶”,后逐渐成为哈里发王朝的核心军事力量。[5]1249年,阿尤布王朝苏丹萨利赫去世,其妻舍哲尔·杜尔联合马穆鲁克隐瞒苏丹去世的消息。[6]萨利赫之子突兰沙得知后立即继位苏丹,但不久被杀。1250年,舍哲尔·杜尔统治埃及并自称埃及女王,[3][7]后因合法性问题,舍哲尔·杜尔嫁给马穆鲁克首领伊兹丁·艾伊贝克,两人共同执政,马穆鲁克王朝建立。期间,王朝内部各个阿拉伯部落骚乱不断,外部有阿尤布王朝的残余势力需要镇压。艾伊贝克去世后,11岁的曼苏尔·努仑丁·阿里继位,不久就被摄政大臣穆扎法尔·赛福丁·古突兹篡位。[3]古突兹即位后,蒙古大军入侵,古突兹联合大将拜伯尔斯接连击退蒙古军,成了叙利亚的统治者,并将叙利亚合并到马穆鲁克王国。[8]但在回国路上,古突兹被暗杀,拜伯尔斯上台成为马穆鲁克的新一任苏丹[6]
拜伯尔斯即位后,对叙利亚和努比亚地区采取扩张政策,在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王朝实力得到提升。[9]拜伯尔斯死后,长子白赖凯汗·本·拜伯尔斯、次子索拉米什·本·拜伯尔斯·阿迪勒先后继位,在1279年被太傅麦克里·曼苏尔·赛福丁·盖拉温取代。在盖拉温和其子艾什赖弗·海利勒、纳绥尔·默罕默德·本·盖拉温的统治时期,马穆鲁克王朝在霍姆斯打败蒙古军,后又打败十字军收复了阿卡,开创了王朝的兴盛时期。到了13世纪中叶,王朝逐渐走向衰退。1340年,纳绥尔去世后,王朝内部争斗不断,马穆鲁克王朝开始衰败。[10]随着奥斯曼帝国兴起,1516年,马穆鲁克与奥斯曼帝国互相宣战,同年8月,两军在叙利亚的达比克草原交战,马穆鲁克苏丹突曼贝战败被杀。1517年,奥斯曼大军入侵开罗,马穆鲁克军队覆灭,马穆鲁克王朝灭亡。[6]
马穆鲁克王朝早期,统治者们确立了以军事寡头为特征的中央集权制。对内,建立独特的继承制、等级制以及严密的地方管理制度;对外,采用远交近攻的外交手段,[11]金帐汗国结盟、同意大利商业城市发展商贸往来,征服了小亚美尼亚等。[12][13]王朝在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商贸都得到了极大发展。[14]此外,马穆鲁克王朝还在文化艺术方面发展繁荣,语言学、宗教学建筑学史学、医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和价值。[15]

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