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

基督教三大流派之一
天主教(英文:Catholicism,拉丁语:Ecclesia Catholica,希腊语:Καθολική Εκκλησία),又称大公教会、罗马天主教会等,与基督新教、东正教并列为基督宗教三大派别。[3]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尊玛利亚圣母,其信仰内容大致包括在《使徒信经》中,其核心信仰被总结为《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2021年天主教全球信徒总人数超过13亿,在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都有广泛的分布,是基督宗教中人数最多的宗派,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为庞大的国际组织之一,在西方文明的历史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4]
公元1世纪至1054年,基督宗教只有不同传统之分,没有分裂的教会之别。1054年,东西方教会发生大分裂,以罗马教宗为首的西方教会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普世大公性。15世纪初,以马丁·路德茨温利加尔文为代表的宗教改革家公开与罗马教廷决裂,西方教会最终被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两大宗派。为了回应新教对天主教在神学、道德、礼仪等方面的一系列指控,天主教会内兴起了以耶稣会为代表的新兴修会,并在保禄三世的号召下召开了特利腾大公会议,力求改革天主教会的积弊,以最高的权威确立了天主教会的基本信仰与价值,现代天主教会由此诞生。16至17世纪,天主教与新教爆发了胡格诺战争三十年战争等暴力冲突,最后以双方签订宗教宽容和约告终。18世纪,天主教会受到启蒙运动的冲击,民族国家对教会权力的挑战不断增强,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更是对天主教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19世纪,天主教会召开第一次梵蒂冈大公会议,系统性地回应了现代主义思潮的挑战。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天主教会积极在各国中间斡旋,谴责不人道的战争行动,为难民开辟避难所。20世纪中叶,天主教会召开史无前例的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为现代化转型奠定了基础,至今的全球天主教会仍然在不断地落实梵二会议的决议与精神。[5][6]
天主教会是一个丰富多样的宗教组织,具有拉丁礼仪、拜占庭礼仪、亚历山大礼仪、安条克礼仪、叙利亚礼仪等多种多样的教会神学、礼仪实践和治理传统,孕育了安瑟伦托马斯·阿奎那波纳文图拉等著名神哲学家,以及方济各、依纳爵·罗耀拉利玛窦神父等世界知名的传教士。天主教会的根本经典是《圣经》,并汇编整理大量教父著作与历代教会训导,形成了统一的教义体系,以《天主教教理》的成书为代表。天主教会始终坚持神职人员的圣统制,形成了古老而独特的教会法体系与以罗马教廷为首的治理体系。在普世传教的过程中,天主教会深刻地影响了东西方的哲学、文化、艺术、音乐和科学,并在创办学校、医院、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的教育和医疗提供者。[4][7]

名称释义

外文中的“天主教”意为“大公教会”或“普世教会”,为了与其他自称“大公教会”的宗派区分,有时也称为“罗马大公教会”,即以罗马教宗为信仰与精神领袖的大公教会。“大公”一词来源于希腊文katholikos和拉丁文的universalis/catholicus,有丰富的多重含义。首先,“大公”强调的是整体性与普遍性,在早期教会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基督宗教借以保持自身统一的重要认同。其次,“大公”也有随之而来的正统性的意味,与分裂基督徒团体的异端相对。在《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中,“大公”与“正统”几乎被视为同义词。11世纪东西方教会分裂之后,东西方教会实际上都认为自己是大公教会,然而只有天主教会强调以罗马教宗为各个地方教会的精神联结。16世纪宗教改革之后,面对新教诸多宗派不断分裂的情况,天主教再一次使用“大公教会”一次来维持自己的纯洁性和正统性。20世纪中叶以来,天主教会继续坚持“普世教会”的头衔,但也逐渐推动与东正教和新教乃至其他宗教的对话,“大公主义”成为基督徒合一与普世人类团结的代名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