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录

古代中国饮茶论著
《茶录》是古代中国的一部重要茶学论著,共分为一卷或二卷,作者是北宋茶学家蔡襄(1012—1067)。蔡襄在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3)创作了这部作品,被视为宋代茶学的重要专著。[1]
《茶录》全书共800余字,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xié]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2]蔡襄在撰写《茶录》时,受陆羽《茶经》的启发,认为建茶产地未被明确指出,丁谓的《茶图》则未涵盖茶的烹制方法,因此决定将自己的研究心得记录下来。[3]他的丰富经验和独特见解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当时茶学界的瑰宝,被誉为“稀世奇珍,永垂不朽”。《茶录》的出现不仅对宋代建茶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日本茶道以及世界茶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该书对茶叶的品质、制作工艺和保存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展示了蔡襄在辨味品茶方面的专业知识。今日的茶文化也深受《茶录》的影响,蔡襄的名声与其著作《茶录》将永远流传于世。[4]

内容简介

作品原文

朝奉郎右正言同修起居注臣蔡襄上进(1):臣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谕臣先任福建转运使日,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辱陛下知鉴,若处之得地,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