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光典

清代政治思想家
[kuǎi]光典,晚清学者,教育家,政治思想家,是革新派、清流派重要人物。字礼卿,号季[qiú],又自号金粟道人、斤竹山民。安徽合肥人。[1]世系出于湖北襄阳。明隆庆年间一世祖应先等六兄弟由江西始迁合肥,遂入籍。晚清著名循吏蒯德模第四子。生于咸丰丁巳五月十五日(公元1857年6月6日),卒于宣统庚戌十二月九日(公元1911年1月9日)。官至[gào]授资政大夫、二品衔候补四品京堂、学部丞参上行走、京师督学局局长。[2][3]

人物简介

光绪八年(1882)中举,九年(1883)连捷成进士,选庶吉士,三年后散馆考试一等,授翰林院检讨。闲暇则研究文物制度,探其奥[],与同僚交往或与后进论学,皆以学问、文章、气节为先。十四年(1888)任贵州乡试正考官,与副主考不相下,然榜发称得士。次年再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历任乡会试磨勘官。十五年(1889)任会典馆协[zuǎn]官兼图上总纂官,以新式测绘法规定凡例格式,僚属固多名士,亦皆叹服之。对各省所上地图亲加审核,图成,“精密准确,前此未有”。以其精研中学,讲求西学,故为京朝官十余年,于国家安危多所建白,重臣李鸿藻翁同龢每有大事则向其咨询。甲午兵事起,奏进《上德宗皇帝书》,洋洋一万五千余言,谓议和、速战皆非所宜,应做持久战准备。当以练兵、强国为先。从武备、财赋、外交、立制、吏治、农政、水利多方面,援引中西古今诸多实例为证,析其利病,陈以改革图治之方,时人以为“悉持危定倾之论”。光绪帝览之称善,未解之处则命军机处详注以进,后传旨嘉奖,然终未能行之。海战败后,时局已不堪,己志亦难获展,不欲居京,拟请假回乡,适诠次得知府,遂南归。
二十一年(1895)其师张之洞代理两江总督,遂入其幕府,主机要章奏,张督有要事则与其商之。规划江南财政,每年增收至百万。时海战硝烟虽散,东北陆地战事仍酣,国势紧张。光典以非强兵不能御侮定乱,建议立自强军,募良民训练之,并欲自领其军,之洞是之。后其位为他人谋得,所募则多杂无赖游民,大失原意。二十二年(1896),刘坤一回任两江总督,聘主讲尊经学院。
二十三年(1897),之洞回湖广总督任,招之往。乃建言设武备学堂,训练培养品学兼优、文武俱备之数百人,为他日改革国政之用,未得行。之洞任以两湖书院监督。两湖书院和传统书院已大不同,实行分科治学,除经学、史学外,还设有地理、算学、博物、化学、天文、测量等学科。书院设总提调一人、东西监督各一人。光典为西监督,讲西学,与讲中学之东监督梁鼎芬因中西学术之分及某些政见不同,且一重学术,一尚词章,故互不相能,积怨日深,以致怒掌其颊。之洞调停无效,遂不辞而别归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