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藻

晚清主战派重臣之一
李鸿藻(1820年2月14日—1897年7月24日[3]),字季云,号石孙、兰孙,又号砚斋,[1][2]直隶(今河北省高阳县人,清朝末年大臣。[2][3][4]
李鸿藻出身官宦之家,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及第,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进入仕途,历任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山西乡试副考官、河南学政,后回京担任皇太子载淳的师傅。咸丰十一年(1860年)咸丰皇帝[zhǔ]病逝,载淳继位为帝,李鸿藻被[zhuó]升为侍讲,继续教授皇帝读书,后历任侍读、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同治五年(1866年),李鸿藻升任礼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历任礼部左侍郎、方略馆总裁、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总裁、工部尚书。载淳亲政后,打算重修圆明园,李鸿藻上疏劝止,因他敢言直谏博得“清议”之名,并成为“清流派”领袖。光绪五年(1879年)年,左都御史完颜崇厚擅自与沙俄签订丧权辱国的《里瓦吉亚条约》,李鸿藻竭力主张废约,最终清廷与沙俄重新签订《中俄伊犁条约》。[3][4][5]光绪八年(1882年)法军侵占越南,李鸿藻坚持保越抗法,后因清军战败,慈禧发布懿旨将李鸿藻在内的军机大臣全部罢免;次年李鸿藻被起用,历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鸿藻升任礼部尚书武英殿总裁,遭醇亲王奕譞为首的当权派排挤前往河南督办河工,因河工堵口工程失败遭革职留任,后又充任会试正考官、兼署都察院左都御史,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升任礼部尚书,兼署刑部尚书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鸿藻积极主战,同年十月李鸿藻补授军机大臣,商办军务,因清廷军队腐朽,李鸿藻积极主张操练新军。后来李鸿藻又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补吏部尚书,但因年老多病而无所作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六月李鸿藻病逝,终年七十八岁,谥号文正,追赠太子太傅。[3][4][5]
李鸿藻去世后,光绪皇帝[tián]称他“守正不阿,忠清亮直”。[4]同朝为官的翁同龢评价李鸿藻勤于治事,严于要求,同治皇帝载淳对他的敬畏,远“非他人所能及”。[3]清史稿》评价:李鸿藻为人至孝,在学问上谨守程朱理学,注重实践,躬行俭约。担任同治皇帝载淳的师傅十余年,尽心辅佐,同时举荐贤能,在朝廷中很有名望。[4]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