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

晚清著名政治家
翁同龢[hé],(1830年5月19日—1904年7月4日),江苏常熟人,字声甫、均斋,号叔平,也号瓶生,晚号松禅老人。晚清的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收藏家[2]
翁同龢出身常熟官宦家族,自小饱读诗书,于咸丰六年(1856年)考中状元,初任翰林院修撰、陕西学政、文渊阁校理等职。[2]同治即位后,逐渐受到慈禧重用,任詹事府右赞善、右春坊中允、右春坊右庶子、太仆寺卿、内阁学士等职位,同时为同治帝讲学。[3]光绪帝即位后,负责教导光绪帝学业,任户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4]在此期间参与处理内政外交等国家大事的决策,甲午战争期间力主抗日。一心扶持光绪,培植出“后清流”与慈禧抗争,被视为“帝党”的代表,引起慈禧不满。[5]甲午战败后,他主张变法图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起草“定国是诏”,诏令发布后的第三天,他被勒令开缺回籍。维新变法失败后,他再被清廷下令革职编管,永不叙用。[6]光绪三十年(1904年),翁同龢去世于常熟虞山,享年七十五岁。宣统元年(1909年),溥[pǔ]仪即位后为他开复原官,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逊帝溥仪谥号“文恭”。[7]
翁同龢以帝师兼任军国要臣,周旋于帝后之间[8],培植出帝党与后党抗衡,管理户部期间以民为重,拨款支持洋务,促成“诏定国是”,拉开了变法序幕。开缺回籍后,帝党与后党的矛盾尖锐化,光绪帝失去了一道屏障。[9]学者高阳认为其本性温厚懦弱[10],学者戴逸认为其虽力图改革,拒降主战,变法维新,但也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而他忧国爱民,坚持变革,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也值得人景仰。[11]翁同龢擅长诗文和书画,在书法一道上被推为“乾、嘉以后第一人”。[12]留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稿》等,今人将其整理为《翁同龢集》出版发行。 [1]

人物生平

读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