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镇

河北省唐山市下辖镇
唐海镇是在河北省唐山市国营柏各庄农场基础上建立的农垦体制镇,总面积59.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2660人[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南端,地处环渤海、环京津交汇地带,北纬39°07′43″至39°27′23″,东经118°12′12″至118°43′16″。南临渤海,北依唐山,西望津京,东靠京唐港,是正在开发建设的20万吨级曹妃甸深水大港的直接腹地。距北京220公里,天津120公里,唐山55公里,京唐港30公里,秦皇岛150公里,天津港120公里。
唐海镇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对虾河豚文蛤等海产品。

历史沿革

唐海镇境,商属孤竹,春秋时属无终和山戎,战国为燕地,秦属右北平郡和辽西郡西汉为右北平郡昌城、夕阳地,东汉并少阳、昌城为海阳。北齐省海阳入肥如。三国、魏、晋基本因之。隋开皇六年(586年)省肥加入新昌,十八年(598年)新昌更名卢龙。唐贞观置石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置马城,辖县域大部。辽天赞析卢龙山南地置滦州,领义丰、马城、石城。金代县境西部属中书省大都路[]丰润县,东部为永平路[luán]州义丰、马城县。元至元四年(1267年)省马城入义丰。明代分属顺天府丰润县永平府滦州义丰县。洪武二年(1369年)裁义丰入滦州。清初仍袭明制,将原京师地改为直隶省,府县未变。康熙五年(1666年),遵化成为直隶州丰润属之。至此县境西部属直隶省遵化州丰润县,东部为永平府滦州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次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3年裁撤府州,一律称县,今境分属直隶丰润县滦县。1928年直隶省改称河北省,遂属河北省丰润县和滦县。
1935年,日本侵略者利用汉奸,在通县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丰、滦均在其中。1937年河北省沦陷后建立日伪政权。县境属冀东道尹公署。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政权。县境为晋、察、冀边区冀东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曾先后分属丰滦迁联合县,迁滦卢联合县,丰滦、滦卢联合县等。1945年初,丰滦、滦卢合组唐滦特区,同年5月因遭敌破坏而重建丰滦办事处。1946年5月冀东行署调整区划,撤销丰滦办事处,建立丰南县佐公署。并把滦县境域分建成滦南、滦北、滦西3个办事处。同年7月,丰南、滦南均成县。至此,县境西部属丰南县,东部属滦南县。1954年滦南并滦县,丰南并丰润,县境分属丰润和滦县。另外东北部少数村庄曾属乐亭县管辖。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华北驻屯军为补给粮[],从1941年开始,在今第一农场境域建立"华北垦业股份有限公司滦县农场"。1945年侵华日军投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冀热辽区第十七专署,接收了华北垦业股份有限公司滦县农场,更名为冀热辽区第十七专署解放农场,同年底改称冀东区第十七专署解放农场。1946年5月,冀东区第十七专署改为第十三专署,第十七专署解放农场随称第十三专署解放农场,同年底曾一度被军队占领。1948年,该地再次解放,原第十三专署解放农场由滦南县人民政府接管,改称滦南县解放农场。1949年7月,滦南县解放农场收归华北局农业部,改称华北局农业部津沽区农垦管理局柏各庄区农场。同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接收了柏各庄区农场,改名为渤海区农垦管理局柏各庄区农场。1951年7月,柏各庄区农场改称柏各庄合作农场。1953年1月,柏各庄合作农场下放给河北省管理,又改称河北省柏各庄合作农场。1954年2月,柏各庄合作农场更名为柏各庄机械农场。